随着人工智能等*技术的不断发展,人脸识别技术迎来了应用普及的爆发。在我国,从消费领域到网络支付、金融、医疗、交通等领域,都在逐步引入人脸识别技术,“刷脸支付”正成为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。 到了刷脸时代,硬件的入口变成了支付宝,变成了微信支付,变成了银联,各个商铺只能被动的采购成员的硬件作为支付入口。而微信支付、支付宝们的硬件由于接入了自身体系内的免密支付,从诞生之日起就带上了排他属性。 3月19日,在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会上,微信即宣布了“纵”“横”战略,希望以“券”为核心,纵观“36行”,通过微信小程序、社交广告等工具,实现全渠道营销触达消费者,为商家提供拉新、复购等增值服务。 获取数据的能力固然重要,但作为社交成员的微信,显然想要做得更多。更何况即便是蜻蜓2.0也有它的美中不足,比如商家做会员并不只是为了数据,而更多是为了触达,在这点上,蜻蜓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:**于支付环节,一旦用户离开了门店,它便无能为力了。 对此支付宝似乎也早有准备,更何况作为一项全新技术,也需要长时间的迭代与金钱投入,于是人们也就看到了支付宝如下的举动:设立蜻蜓运营奖励机制,并宣布未来三年将会投入30亿对刷脸技术全面开放及商业合作进行支持。 相比起蜻蜓背后的支付宝,有着社交基因的微信似乎还有其他的可能性。微信虽然在刷脸技术上起步稍晚,但凭借其在获客与流量转化上的强大能力,借助社交广告、公众号等工具,实现线上线下的*触达也变得值得期待。 据悉,在“蜻蜓2.0”发布**个月,微信支付即宣布了其首批刷脸设备“青蛙”正式批量下线,并由微信生态合作伙伴提供。 作为微信支付首批刷脸设备供应商的织点智能,也在3月发布了一款对标支付宝“蜻蜓”的产品。 “出于人性化的考虑,我们的新品在更早的时候就布局了基于刷脸支付的无感会员系统。而且*外接任何设备,即插即用,非常方便”,织点智能负责人表示。 在这一场由成员**,以技术为驱动,联合了线上线下,将战火点燃到金融、科技、商业多个行业的刷脸大战中,技术与安全之外,速度则无疑是决定乾坤的关键性落子。 而未来,微信、阿里究竟谁会胜出,银联、京东到底谁能赶上,后事且待时间揭晓。 报告显示,预计未来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%左右的增速,到2022年,**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.95亿美元。 广阔的增量市场,也预示着两大支付成员的大战并没有结束,而面对刷脸支付这样一条全新赛道,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有长足的迭代空间。